在学习Spring的时候,我们知道Spring主要有两大思想,一个是IoC,另一个就是AOP,对于IoC,依赖注入就不用多说了,而对于Spring的核心AOP来说,我们不但要知道怎么通过AOP来满足的我们的功能,我们更需要学习的是其底层是怎么样的一个原理,而AOP的原理就是java的动态代理机制,所以就简单的了解了一下下…
代理:代理模式是常用的java设计模式,特征是代理类与委托类有同样的接口,代理类主要负责为委托类预处理消息、过滤消息、把消息转发给委托类,以及事后处理消息等。
按照代理的创建时期,代理类可以分为两种:
静态代理:由程序员创建或特定工具自动生成源代码,再对其编译。在程序运行前,代理类的.class文件就已经存在了。
动态代理:在程序运行时,运用反射机制动态创建代理类的.class。反射机制
一. 静态代理
假设原来有一个实现了指定接口/抽象类的子类:
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{
public void request(){
System.out.print("real request handling/n");
}
}
现在有两种情况会发生:
1新的代码需要调用Subject接口,但是需要给每个接口加入新代码(比如日志记录、权限控制等);
2旧的代码已经使用了Subject接口,需要不改动现有代码情况下加入新的代码(比如日志记录,权限控制);
对于这这两种情况,最直接的想法就是重新写一个代理类,同样实现Subject接口,针对RealSubject的所有接口进行封装,加入新的代码:
class StaticProxy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{
private RealSubject realSubject; //组合被代理的对象
public void request(){
//do some thing else...
if(realSubject == null){
realSubject = new RealSubject();
}
realSubject.request(); //真正的request调用
//do some thing else...
}
二. 动态代理
很明显静态代理有个大问题,就是一旦原始目标类接口过多,要为每个接口进行静态代理封装,那代价也很大。
至于原理有点麻烦,可以参考尚学堂马士兵老师的教学视频。点这里